什么是装配式建筑
近年,装配式建筑是个炙手可热的名词。那么,什么是装配式建筑?
简单的说,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在把工厂预制好的构件,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。
传统的框架混凝土结构(主要用于办公楼、酒店、医院、学校)和目前在高层住宅上流行使用的框架-剪力墙结构,是在工地完成“材料的进场-加工-安装”的全过程。
装配式钢结构的关键在于“装配”。其本质是用工业化批量生产代替建筑工人现场手工操作的生产模式。当然,取代人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对于建造方式的革命,除了装配式建筑,人类的其他尝试还有建筑3D打印和建筑机器人。
当下,对于装配式建筑有很多误区。
钢结构等于装配式
装配式建筑分为三种:装配式混凝土结构,装配式木结构,装配式钢结构。
所以,装配式建筑不在于结构形式,而在于建筑方式是否是采用“工厂生产-现场装配”的模式,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指标:装配率。
装配率,通俗说,就是预制的标准构件数量占全部建筑构件的比例。
关于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标准,国家2017年12月12日颁布,并于2018年2月1日实施的《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》 GB/T51129-2017有详细的规定,这里不在赘述。
所以,现有的钢结构建筑,并不能算装配式建筑。具体要看所使用的预制构件,包括主体结构、墙体围护体系、屋面及楼板系统中使用预制构件的比例。一般说,是达不到的。